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这一篇文章中,达内UI设计的培训老师要为大家分享的是一个在设计圈很有名的定律——菲茨定律。
菲兹定律即指用以预测某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要的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和设计方面菲兹定律简单的描述大致可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将光标大幅度的移动至与目标接近的方向和方位,尔后需要较慢速的细微的光标的小距离调整并定位在目标中心。
它是1954年保罗.菲茨首先提出来的,用来预测从任意一点到目标中心位置所需时间的数学模型,在人机交互(HCI)和设计领域的影响却最为广泛和深远。Windows 8中由开始菜单到开始屏幕的转变背后也可以看作是该定律的应用。
费茨定律表明,你应当让按钮和其他界面元素足够大,因为用户点击小按钮十分困难。如果你有个小按钮,像【OK】这样,可以增加一些内边距,或者让它更宽:【 OK 】如果说网站上有个按钮,让整个按钮都能点击——而不仅仅是文字标签。而且,如果你把物体放在很远的地方,最好就要增大它的尺寸作为补偿。
费茨定律是一条科学定理,通常用于描述人机交互。它说“移动到某个目标上所需的时间,是一个由目标尺寸和目标距离构成的函数。”这项原则可以用于设计中。本质上来说,点击区域越大,就越容易被点到。
举个例子,当你设计一个界面时,你当然会把导航做成可点击的。但是链接的可点击区域是哪块?只有文字能链接到目标地址,还是标签页本身也可以点击?同样的,你也可以反过来设计。不想让人轻易点击到的链接——例如删除或取消按钮——就应该有更小的点击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