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今天长沙达内培训机构网络营销老师给大家讲述:关于用户、客户端和服务器方面的知识。用户与客户端进行人机交互,触发某个操作,客户端会将用户触发的操作转化为相应指令,向服务器请求数据;若网络和服务器正常,服务器会返回数据到客户端,用户便能看到自己操作所引发的结果。
1.全屏加载
多出现在H5页面,例如微信的文章详情页。全屏加载的特点是数据一次性加载完成,内容加载完成之前界面都会停留在loading界面。进度条和有趣的动画设计,都会减轻用户等待时的焦虑感。
2.分步加载
当有文字和图片时,图片会比文字加载的慢,这个时候往往文字先加载出来,图片在加载过程中使用占位符,直到图片加载成功。当加载的页面内容有固定的框架时,可以先加载框架,再加载框架内的内容。
通过先加载页面框架,设计占位符等形式可以减少用户的心理等待时长,提高产品体验。
3.下拉刷新加载
Twitter当年提出下拉刷新,并被广泛使用,让用户能够手动对当前页面进行更新,加载的loading样式可以做进一步设计,例如QQ将loading动画和下拉手势结合起来,增加了趣味性;豆瓣把loading做成了笑脸,给予了产品人性化的设计。
4.自动加载
当你浏览信息时,不停的向上滑动,新的内容会不停的从底部出现,这种方式称为自动加载。关于自动加载,要注意每次加载多少条内容,或者多少屏的内容,我无聊的数了数今日头条每次会自动加载60条新闻。
5.预加载
在线浏览照片时,客户端会自动帮你加载后几张的照片,这样当你滑到下一张就不用再等待,直接能看到下一张照片。如果你发现自己公司的产品每次浏览信息都要加载一次,不妨跟开发人员沟通,是不是可以考虑使用预加载的方式。毕竟这对于提升产品的用户体验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6.智能加载
当网络状态不好时,可以考虑加载低质量的图片,当网络良好时,则加载高质量的图片。同理,当检测到用户正在使用蜂窝数据时,则显示占位符而不显示图片,当使用WiFi时则直接加载出图片。这些设计方案都是站在用户的角度,真正的替用户着想,为用户带来价值,用户才会真正喜欢上你的产品。
好了,以上就是今天长沙达内培训机构老师给大家讲述的内容,详情请登陆:(http://cs.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