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长沙达内编辑获悉“微商”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新型商业模式。尽管“微商”营销模式存在不少问题,但丝毫不影响其热度。不少在校大学生在“微商”市场火爆的宣传诱惑下投身其中。然而,真正赚钱的在校大学生没有几个,倒是不少在校大学生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微商”给在校大学生带来的是创业梦想还是“噩梦”?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做‘微商’恐怕只能算是一种社会实践,而非真正的创业。大学生参与创业实践活动,仅凭创业激情是远远不够的,还应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风险防范意识和权益保护意识。”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说。
如果你真有从事电商行业,自己又不太懂,建议你了解辅导培训学校【长沙达内】。
校园“微商”监管不明确
由于大量时间都被用于通过手机学习销售、加好友、加微信群,甚至有时候凌晨一点多还在接受销售培训,一些受访的大学生“微商”表示很可能因此影响学业。
记者在采访时也发现,目前校园“微商”缺乏监管。学校对于这一领域没有明确的主管部门。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几所高校的学校服务中心、后勤保障处、保卫处等,其都表示校园“微商”不在他们的管辖范围内,没有给出具体的管理措施。一些高校的学生服务中心表示他们只管理宿舍内部的具体事务;后勤保障部则表示自己只管理校园里的实体店铺;保卫科表示“微商”在学校不被承认,“微商”以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进入校园都是不被允许的。
北京某高校教师刘舜含担忧,目前还缺乏监管的“微商”市场容易给学生带来不好的商业体验。“很多大学生从‘微商’开始自己的创业初体验,但现在不管是交易对话、转账记录还是效果展示,所有能帮‘微商’揽客的内容都能通过软件定制,这会让学生产生弄虚作假不需要成本的错觉,不利于创业精神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