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技术创业者如何适应市场?当下技术创业者创业的难点往往是处理不好跟市场的关系。
做公司最重要的就是满足三个字——「被需要」。你有技术,但并不意味着你「被需要」,你要把技术转换成为被市场需要的东西。很多技术出身的创始人一开始并不能体会到这一点,直到把销售团队建立起来,又是明察又是暗访,到最后才赫然发现:技术在你的整个产业可能只会占到一点位置。
但如果天天去做市场,很可能会把技术的领先性丢掉。所以技术创业公司的难点在于,可能会带着技术找不到市场,或者在寻找市场的过程中无法维护自己的技术优势。
比较行得通的是先占据市场,然后再不断升级现有技术,甚至去买技术。滴滴也是先把市场找到,用市场来吸引资本,打败竞争对手,将马太效应做到最大化,然后再把技术牛人请过来建立研究院。而不是说先搞一个豪华的团队,然后再开足马力做产品,那个时代已成过去式,因为那种方式太慢了,除非是需要长期投入的硬科技、医疗行业,否则资本和市场都不会对这种模式抱有太大的耐心。
说了那么多人脸识别、语音识别、人机交互,但你换位从用户角度想,用户能够得到什么?他会怎么理解这些看似高大上的东西呢?这个技术能否带给他们幸福感?这才是从技术跨越到产品的关键。
比如你跟人介绍人脸识别,怎么介绍呢?你可以说它能够帮你鉴别陌生人,保护你的安全。人机交互你可以举例自动驾驶、智能订餐等,至于AR(增强现实技术),最贴切的例子莫过于Pokemon Go,你跟人家说了一大堆AR能够实现的东西,可能小白用户会懵懵懂懂,但你一说可以“活捉比卡丘”,大家肯定就会嗨起来了……
借此我想告诉大家的便是:不要沉溺在技术的美感里,而是要让技术使得生活变得更加自然。那些划时代的产品,像鼠标、iPhone、iPad,都是做到了这一步。你现在用得习惯了自然没感觉,但假设再退回到只有键盘输入指令、用五维方向键操控手机的时代,你就会发现上述的产品是多么的自然贴切。
语音识别也好、手势操控也罢,终究都会往这个方向演进,谷歌在做,亚马逊在做,搜狗也在做,这也会是搜索引擎的下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注:本文内容整理自王小川先生在“群英会”的分享,首发自真格基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