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致:平庸还是卓越就看你的技能
为什么他们能脱颖而出,而你还是小透明呢?决定一个人是平庸还是卓越的关键因素到底是什么?
高估天赋的作用,是一件很危险的事
是因为天赋吗?
人们喜欢把一个人的成功简单归结为天赋:
“哇,掌握了多门语言,肯定是有语言天赋”
“那些能拿到奥运冠军的人,一定有过人的运动天赋”
“他能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是因为他从小就展露出音乐天分”
……
曾创造三分篮历史记录的NBA著名球员雷·阿伦,听到别人把他的成就归结为天赋时,非常生气:
【聚少成多便强大】
“不要低估我每天付出的巨大努力,不是一天两天而是每一天。问一问我曾经的队友,哪个人在训练投篮时最刻苦,他们的回答一定是我”
没什么天才,天才不过是训练的产物。这是《刻意练习》这本书最重要的主张。
这本书是根据著名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几十年的研究成果写成的。
在研究了一系列行业或领域中的专家级人物后,艾利克森旗帜鲜明地反对天赋论,他发现,决定一个人在所属领域的能力是平庸还是卓越的关键因素,不是天赋,而是练习。
他把在一所顶尖音乐学院学习小提琴演奏的学生,按照演奏水平高低,分为优秀,优异和最杰出三组,他发现决定演奏水平高低的不是天赋,三组学生只有一个重要的差别:练习时间。
最杰出的小提琴学生比其他两组学生花在训练上的时间要多得多,他们在18岁之前平均练习了7401个小时,优异的小提琴学生平均练习了5301小时,最逊色的一组学生平均练习了3420小时。
毕业于同样的音乐学府,但多练习几千个小时,还是少练习几千个小时,会让这些学生的前途有天壤之别,最杰出的学生将来会成为明星一般的世界级小提琴家,而最逊色的一组学生,最终只能成为公立学校的音乐教师。
【天赋由刻意练习而来】
许多传记说,莫扎特6岁就开始作曲,更可靠的说法是莫扎特6岁左右开始学习作曲,真正写出第一首原创的曲子大概在十五六岁左右,那时他已经在父亲的指导下经过了十年的刻苦训练。
莫扎特最神的是拥有万中无一的完美音高。可是目前已经有试验证明,原本没有完美音高的孩子经过正确训练后可以获得完美音高,就算是成年人,也有经过训练获得完美音高的成功案例。
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里,提出了他最核心的观点:预先存在的能力,即天生才华,是不存在的,我们通过训练创造以前我们从未拥有的技能。足够长的练习时间和正确的练习方法足以把每个人从新手变成大师。
免责声明:本文由达内it培训小编转载自网络,旨在分享提供阅读,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0元课程抢先听,扫码可得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