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咨询: 400-996-5531 / 投诉建议: 400-111-8989
认真做教育 专心促就业
共享汽车的未来仍受期待
【达内it培训】业界人士认为,共享经济模式的核心是将闲置的服务、产品共享给需要的人们,不仅用户所耗费的成本低,还可以有效解决闲置资源的浪费问题。然而,无论是共享单车、网约车,还是共享汽车,除了运营模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外,还需要面对监管、安全、运营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不少共享汽车公司在还未规模化盈利之前就已经相继倒下。
更多的企业正在进入共享汽车
其实,EZZY并不是第一家离开的共享汽车企业。今年3月,已获得A轮融资的分时租赁公司“友友用车”突然宣布停运,原因是高昂的费用导致企业巨额亏损,加之投资款项未能如期到位,使企业无法维持正常运营。
“友友用车”的离开给当时火热的共享汽车市场泼了一盆凉水。而此次EZZY的停业,则给共享汽车正式敲响了警钟。
不过,在这些企业离开的同时,更多的企业正在进入共享汽车领域。就在EZZY宣布停止服务的同时,另一家共享汽车企业途歌却获得了2000多万美元的B轮融资。
随着共享经济社会的来临和消费升级,包括传统整车车企、经销商集团、互联网企业,甚至外来资本,纷纷进入共享汽车领域。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享汽车总体注册企业约有300多家。
共享单车平台摩拜单车也试图进入这一领域。摩拜单车日前宣布,已和贵州新特电动汽车就共享汽车定制、建设智能化电动汽车共享平台、发起成立共享汽车投资基金等方面达成协议。据介绍,贵州新特电动汽车将生产摩拜单车定制的MOCAR(摩卡)品牌电动汽车。
而互联网出行巨头滴滴也在新能源汽车共享领域加紧布局。11月2日,滴滴董事长兼CEO程维宣布,滴滴联合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GEIDCO),合资成立全球新能源汽车服务公司,通过构建充换电体系、储电、电池再利用等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来支持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并计划在2020年前在平台推广超过100万辆新能源汽车。
滴滴方面预计,未来5年到10年,共享汽车和共享汽车推动的新能源汽车普及将成为汽车企业面临的一大机遇。
前景广阔但问题多多
作为一种重资产的经营业态,高昂的成本成为阻碍共享汽车发展的最重要原因。
业界认为,以汽车分时租赁为主的共享模式在国外已相对成熟,但在中国兴起的时间并不长,市场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首先,共享汽车前期的资金投入非常大,除了车辆采购成本外,企业还需要支付停车费、油费/电费、保险费等日常运维成本,这导致大部分共享汽车企业的投放量相对都比较少,难以形成规模。同时,用户的体验也受到一定限制,又反过来影响到了共享汽车的发展。
除资金成本外,共享汽车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以最为集中的停车费问题为例,很多共享汽车企业采用的不是“定点取车、定点还车”的模式,而是像共享单车那样“随地取车、随地换车”。
这种模式虽然为消费者提供了便利,但同样也带来了问题。由于使用率不高,因此共享汽车的停车时间都比较长,而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一线城市,市区内的停车费非常昂贵。然而,目前大多数共享汽车企业采用的都是由第二次用车的消费者承担之前使用者停车费的模式,高昂的停车费显然阻碍了共享汽车的大规模使用。而EZZY的实践证明,如果由共享汽车企业来承担停车费,结果就是大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给企业带来了经营风险。
由于规模相对较小且使用还不太便捷,造成共享汽车的使用率一直偏低。据统计,每辆共享汽车对应的活跃客户在30人至50人,而每车每天需要使用8次到10次以上,才能使企业做到成本和收入基本平衡或小有收益。目前来看,这一点还难以达到。
另外,共享汽车在服务层面的不成熟也是影响其使用的一个重要因素。北京工商行政管理局12315消费者投诉中心10月份的数据显示,共享汽车已成为新投诉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拖延或拒绝退还租车押金,商家赠送的优惠券无法使用,汽车行驶中遇故障、交通事故或交通违章时理赔责任与赔偿金额无法达成一致,由于租车软件故障导致多扣费、引导错误的停车位置等方面。